江苏新讯网络成立于13年,专业开发网站建设,网站营销活动,定制各类应用,案例众多!

网站建设 | 网络推广 | 关于我们
江苏新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知识 > 正文浏览 正文详情

关于数字乡村建设,与58农服益阳区负责人的对话

发布日期:2023/7/16 17:27:17    人气:0    栏目:行业知识

  乡建日记5: 关于数字乡村建设,与58农服益阳区负责人的对话

  

  01中央关于“数字乡村”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数字乡村”进入到越来越具体的政策实施和项目落地阶段。

  

  02“数字乡村”的概念是两个国家战略的融合,一个是“数字中国”,另外一个是“乡村振兴”。

  

  03数字乡村的主战场是县域,或者说要立足于县域的视角来进行数字乡村的建设。“数字乡村”虽然最后两个字是“乡村”,但不仅仅是村一级的事情。

  

  04数字化为县域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

  

  虽然从文件上看“数字乡村”似乎离我们很远,但是从县域的数字化发展来看,数字化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的生活、经济、治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前不起眼的地方,可能会因为抓住了数字时代的发展机遇而带来不可估量的效益。比如今年的淄博烧烤,是五一最火的地方之一,成了借用互联网营销手段创造的“网红爆款”或者“打卡地”。

  

  05 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对“数字乡村”建设作出了提纲挈领的规划:“推进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

  

  06我国乡村数字化建设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0阶段是信息化阶段,该阶段以单机应用为主要特征;2.0阶段是网络化阶段,该阶段以联网应用为主要特征;3.0阶段是智能化阶段,该阶段以数据的深度挖掘与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

  

  07在“数字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遇到这样的“残酷现实”:虽然建了很多项目,但实际上有用的不多、效果不太好。比如说真真假假的乡村数字大屏。很多假大屏就是只是给领导看的门面工程,实际上不能用于任何的决策参考,只是数据的一种可视化展示。还有过度数字化和数字化不足并存的现象。最需要数字化的痛点反而没有数字化。

  

  08目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存在“脑瘫、肾虚、腿软”的问题。“脑瘫”就是大脑不知道该怎么办,没有建设思路;“肾虚”就是中间一层运营不足;“腿软”就是基层没干好、或者工作没有发挥实际效果。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类问题:一是流于形式。数字化项目实际使用频率低,没有起到提升基层治理工作效率的作用。行政任务流于形式,反而加重干部负担。二是千篇一律。各地数字化系统功能类似,模板化明显,没有挖掘出特色功能和特色实践。三是缺乏内生动力。缺乏村民参与和互动的渠道,缺乏激发村民参与数字乡建的内生动力。四是缺乏整体规划。“一把手工程”并未真正形成,缺乏县域整体推动、县、镇、村三级联动的规划。五是缺乏专家参与。缺乏专家的指导、规划与深度参与,缺乏观察、总结、提炼与提高。六是整合困难。国家希望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深度融合,承担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重任,但是目前数字乡村系统与城市公共服务整合困难。

  

  09赫山“数字乡村”怎么搞?不要最贵的,但要最适合的。数字乡村建设没有标准答案、统一模板。

  

  10赫山数字乡村建设的四个评价标准。一个“好的数字乡村系统”应该满足以下几类标准:一是解决政府痛点;二是减轻干部负担;三是符合市场规律;四是激发群众动力。

  

  11赫山“数字乡村”建设的四个方法论

  

  一是尊重实际情况。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建设数字乡村系统,万不可一套系统强行套用推广,否则只会流于形式。二是以治理功能为基础。不是所有村庄都能“产业兴旺”,但是所有村庄都必须要“治理有效”,数字乡村治理系统是基础要求。三是已有实践数字化为起点。把乡村已经存在的较好实践进行数据化、数字化。四是挖掘特色模式。依托资源禀赋,挖掘出特色的实用功能。

  

  12赫山数字乡村建设最主要的抓手有两个:一是数字经济,二是数字治理,分别对应产业兴旺和治理有效。产业兴旺和治理有效是互相支撑、良性循环的关系。凡是产业兴旺,最终都要求治理有效。可以说,“数字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才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产业兴旺带动治理有效。

  

  13赫山一定要融入数字智兴电商生态,要做好数字智兴电子商务的核心三要素“人”、“货”、“场”的建设,需要在前台(流通与销售)、中台(数据平台)、后台(生产)三端同时发力。

  

  14赫山基层数字治理的要点是:两选择,两抓住。一是选择实用的系统。量力而行,钱要花在刀刃上,避免“过度数字化”和形式主义。二是选择实用的工具。领导认可、干部减负、群众有感。三是抓住关键场景。基层治理的事情很多,但是不是什么事情都适合数字化。

  

  15群众参与

  

  “数字乡村”建设是一项“内生”进程,要激发群众自身的动力。正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的:“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激发各方活力,正如中央要求的:“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说明:主要观点来自中国社科院数字中国研究院)


18361615533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官方账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新浪微博官方账号